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

盧郁佳:吳哥遺跡裡的盲人國

每個國家的創作,都得為人民說真話。但台灣老想著縮頭迂迴偷渡,久了瞞到連自己也忘了……

7月初,每天待在吳哥窟遺跡群。望著千年樹根如蛇穿牆扼攫古剎,有如亡魂凝視前世。

但是睡前盯著旅館電視,又猝遭另一世的騷擾,這次並不浪漫、而是令人厭煩:為什麼柬埔寨的節目會這麼像台灣呢?

MTV、FOX、HBO、AXN、Max、BBC、CN卡通台、國家地理頻道、CTN、astro supersport,有韓國放送公社KBS、NHK、CCTV、香港鳳凰台、TV5、民視、中天等。當地AKCTV自製節目只占小部分,就像台灣電視。

床邊重播五年前韓劇《黃金新娘》,講的是越南新娘在韓被歧視;轉台,港劇《居家兵團》竟然是談老人照護社會創業,比坐在廢墟危崖、背後襲來的狂風更令我膽寒:相形之下,從事台劇的藝術家,你們回答了社會什麼?

柬埔寨的人均GDP九百美元,台灣兩萬多美元,柬埔寨水準約為我們1974年的事,電視行業沒理由萎縮至此。

答案在柬埔寨電視的下節新聞裡:南韓農漁民抗議和中國簽自由貿易協定,舉牌高喊李明博下台。這樣的畫面,台灣從來不播。

回到台北,湖南公布民運人士李旺陽「被自殺」驗屍報告,讓香港翻了天。如此大事,台灣沒任何電視、報紙曝光消息。

學者歸納台灣、南韓「人均GDP達五千美元」時,是集權國家民主化的轉捩點。但即使節目名嘴怎麼拍桌怒罵總統,其實台灣電視至今都還沒有解嚴。

連大陸劇《蝸居》都敢於控訴地產泡沫表面下的權錢黑幕逼良為娼,台灣何曾敢?《蝸居》腰斬,台灣連這種機會都沒有,不會讓你知道哪些被禁。

香港影視熱門的警匪題材,為何在台灣沒人敢拍,延遲半世紀,到《痞子英雄》才一砲而紅?因為儘管包娼包賭人人皆知,戲裡都禁止出現警察貪汙。

國共內戰電視劇《回家》撞上台灣大選,殺青一年都還沒法播。當局觀望選情、政局,怕勾起不利輿論,上檔遙遙無期。

當年頻道開放後,談話節目大盛,十九年來原地踏步,仍在淺談整形、外遇等感情家庭婚姻,就像偶像劇限於初老、小三話題。不怪編劇專寫這些,要怪除了這些,什麼都不能寫。
韓劇《伊甸園之東》始於煤礦罷工,財閥暗殺工運領袖;男主角投身工運,女主角反拆遷遭祕密警察拷打等等。假如台劇提案送審,當局會否坐視通過?

恐怖的是,我們不但不知道自己被禁,還以為本地歷史現實天生就毫無戲劇價值。西片《永不妥協》單親媽媽對抗汙染企業的真人實事如此浪漫,我們怎麼也聯想不到橫遭台塑控告的六輕環評異議學者,沒人為他拍片作傳。因為前者對台灣當局很安全,而後者形同政治犯,他的故事因為威脅了權貴,而被放逐於公眾視野之外。

為什麼台片歷來艱困,因為好萊塢電影其實都是民族電影,為美國觀眾形塑歷史政治身分與連帶的家庭記憶。每個國家的創作,都得為人民說真話。但台灣老想著縮頭迂迴偷渡,久了瞞到連自己也忘了。

台灣發展的延遲,則是因為文化產業都是國營事業:透過競賽獎金、提案補助,政府成為最大採購者,裁決什麼電影值得拍,什麼戲劇值得演。什麼值得記住,什麼值得清除。

文學獎毀了台灣文學,全省美展毀了台灣繪畫,兒童比賽毀了古典音樂發展,輔導金毀了台灣電影,國科會補助毀了學術研究。一旦決定成敗的不是地方群眾文化土壤,而是評審,就會誘惑從業者想像、迎合、串謀,被迫作弊以免損失。獎會反客為主,回過頭來掌控創作者。

全頻道月費吃到飽的制度下,電視台再爛,只要符合言論管制,就獲准上架包銷;上了架等於吃政府標案,製作成本壓得越低,剩餘價值賺得越多。其實,預算就是競爭力,先看中國東方衛視九百多萬台幣買了《英國達人秀》專利技術轉移;接著,繼菲律賓、馬來西亞後,南韓MNET買了《決戰時裝伸展台》版權,拍攝十集韓國版花了一千五百萬,而原版是每集一千萬。

這可視為台灣文化政策的自然結果,讓媒體拒絕了市場,只能選擇吃「政府置入性行銷」這碗公家飯。一旦政府成為媒體廣告最大買主,新聞封鎖已不需指示,水到渠成。

習慣落後南韓、中國大陸了吧。但今天,台北的媒體自由,不如柬埔寨。

遺跡的神木,已與廢墟糾結共生。儘管樹根生長正在摧毀古蹟;但一夕樹倒,也是牆毀之日。

台灣,你要去哪裡?

2012/09/012

【聯合報/盧郁佳】
全文網址:http://www.udn.com/2012/9/2/NEWS/READING/X5/7335298.shtml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這篇文章令我感到震撼
道出許多我從未想過的觀點
或者說,為我解惑,因為我也曾好奇為何台灣的戲劇總是恩恩怨怨情情愛愛一個樣,幾乎脫不出這樣的框架,但除了經費不足之外,卻想不出還有什麼原因

細想起來,我的確沒看過什麼台劇,雖然我成長的年代正好也是偶像劇和本土劇起飛的時候,按理來說那些偶像劇正是要吸引當時國高中生的我,但一來老媽不准,二來我也不喜歡這種只看廣告就可以知道劇情的淺薄戲劇。本土劇更不用說了,家裡沒有第四台因而完全斷絕,要不是看報紙,否則絕對連一支番仔火是啥東東都不知道
直到數年前一部叫好叫座、話題不斷、耗資甚鉅的精采好戲,才讓我第一次為台劇瘋狂,第一次感受到原來台劇也可以如此精緻、有深度有內涵,也在我心中奠定無上的地位
這部戲,就是文中提到的《痞子英雄》。(心得按我)

為了「吃公家的」,限縮了自己的發展
「文學獎毀了台灣文學,全省美展毀了台灣繪畫,兒童比賽毀了古典音樂發展,輔導金毀了台灣電影,國科會補助毀了學術研究。一旦決定成敗的不是地方群眾文化土壤,而是評審,就會誘惑從業者想像、迎合、串謀,被迫作弊以免損失。獎會反客為主,回過頭來掌控創作者。」
這段非常中肯,中肯到讓人痛心

我不曉得公家有沒有明文規定題材,我想一定是沒有不然肯定被罵得半死,但是從目前檯面上的戲劇來看,潛規則鐵定是存在的
當然,這有可能是從前戒嚴的遺毒,過了這麼久卻仍未從白色恐怖中真正脫離,無論當政者或人民都一樣

到底是沒有經費呢?或是沒有人才?還是沒有市場?
是能不能的問題,還是肯不肯的問題?

經費可以籌措,人才絕對有不然外流流假的,市場的話,觀眾胃口是可以培養的
我想答案很明顯

期待下一部痞子英雄的出現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